3月28日下午2:00-3:30,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学院组织开展了3月份教研活动,共40余位老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。
一、刘小波老师《食品化学》试讲
付湘晋、吴伟、张琳、文茜、刘春等老师做了点评,提了建议。认为刘小波老师讲解有条理、流畅、重点突出,对专业知识理解深刻。对刘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:
1、需要深入分析、思考课程目标,特别是能力目标,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、考核方法达到课程目标。(付湘晋)
2、建议举与食品领域更接近,特别是举学院老师们的科研实例,会让学生们更能感觉到知识的用途,从而提高专业自信。(吴伟)
3、细节方面要再进一步打磨,因为学生还是很相信老师的,不能教给学生错误的信息。(张琳)
4、《食品化学》的“蛋白质”知识点和《生物化学》中的“蛋白质”知识点非常相似,要区分开来。(文茜)
5、主要是老师讲,没有体现“以学生为中心”,要在这方面多思考,下功夫。(刘春)
二、文茜老师省一流课程《食品生物化学》建设经验介绍
文茜老师从课程定位、教学理念、教学成效等方面对《食品生物化学》课程建设中的思考所得及有效经验做了详细分享。付湘晋、王青云、李旺、任康梓等老师进行了提问、交流。
1、场景启发引导、案例分析、分组沙龙研讨、自主设计应用性实验等教学方法可显著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、主动性。(付湘晋)
2、分组沙龙研讨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有效方法。
3、设计的奖励制度很有启发意义,采用参观企业、参加科研课题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奖励,突破了“加分”的单一奖励方法。
4、真心与学生交流,学生是非常喜欢和老师交流的。
5、《生物化学》代谢这一章,和《食品微生物学》中代谢一章内容要有区分。(王青云)
三、丁玉琴老师《食品工程原理》课程创新竞赛经验介绍
丁玉琴老师从课程目标、课程痛点、教学改革、教学设计与实施、教学成效等方面对《食品工程原理》课程创新经验进行了详细介绍。付湘晋、李旺、任康梓、陆俊等老师进行了提问、交流。
1、为课程建设类教研改革提供了完整的框架、模板。(付湘晋)
2、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,如:课前布置学习任务,通过测试,判断学生掌握情况,再决定课程讲授内容。(付湘晋)
3、建议多收集学生的反馈,积累起来,不断提高教学水平,可建设成“金课”。(陆俊)
四、思考总结
1、教学与人才培养有自身的规律,也是一个专门学科,需要学习、研究。我们学院的老师在食品学科上的研究都很出色,但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学理论学习和教学方法、技巧训练。学院有大量老师经过自学、思考、实践摸索,已经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。通过学院教研活动,互相交流,很有必要,对提高学院整体教学水平应该会有所帮助。
2、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的问题是一个老问题,每年学生都有反映。一方面,重复的内容往往是重点内容,学生感觉是重复,但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并未掌握;另外一方面,我们课程之间的沟通确实不够,需要专门把相关的老师约到一起,仔细讨论课程内容,避免简单的内容重复。